招生院校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2018年12月14日 浏览量:7524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天津市属全日制公办高等院校,是中国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是国家示范性优秀建设高职院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坐落在渤海之滨的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隶属于天津市政府,归口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管理,由天津中德现代工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整合而来。总建筑面积24.39万平方米,教学做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场所达186个,全校仪器设备上万台套,其中大量是由德国、瑞士、西班牙引进的先进生产型设备,价值近3亿元人民币,遵循了“用最先进的设备培养最优秀的人才”实践教学的理念,打造了各专业组群多层次“教学工厂”模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近60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39%,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75%,“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85%。每个专业组群均配备外籍专家和客座教授。现有客座教授36人,先后在学校工作过的百余名外籍专家中,有5名获国家友谊奖、7名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学校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4名、国家级技术能手1名、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
学校学历教育涵盖四年制联合培养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和技工教育三个层次。现设有机械与材料学院、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电气与能源学院、信息与通信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艺术系、基础课部、天津中西机床技术培训中心和创新创业发展中心10个教学单位,招生专业共43个;专业组群面向制造业和制造类服务业,覆盖先进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技术、汽车技术与服务、信息与通信技术、经贸管理、应用外语、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公共服务10个领域。2013年,面向泰国和奥地利招收留学生,成为天津市首家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的高职院校。
学校作为唯一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大满贯的高职院校(杰出校长奖、杰出教师奖、优秀学校奖和理论研究奖),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6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2010年以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1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8项。截至2015年,获得授权专利10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3项。李克强总理出访德国参加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期间,作为国礼赠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鲁班锁”就是由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亲手制作的。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努力,学校形成了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三大支柱和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引擎的办学特色。学校在中德、中日、中西政府级项目合作的基础上,拓展与新加坡、加拿大、韩国、古巴、泰国、台湾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2013年,获批中德(天津)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形成了以“德国合作为本、国际合作多元化”的办学特色。2011年,学校被评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单位”,2014年,获得首届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卓越奖--国际合作金奖。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通过策划实施重大校企合作项目,与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搭建了一批高端合作平台,举办了一批高水平订单班,共建了一批国内一流企业培训中心。2010年9月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全面战略合作。2013年,天津市国防科技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工信部与微软物联网创新体验与推广中心天津分中心、保税区大众供应商工业园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相继落户中德。实现了“双元制”的本土化,相继与大火箭、客车、博世力士乐、麦格纳、大众变速器、NZWL和Schlote、中科曙光等高端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截至2015年8月底共实施订单班40个,定向培养技术技能人才997人。系统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战”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系统。在校内建立孵化基地——“创业坊”,与用友新道、凯立达等企业合作共建的众创空间;在校外与津南区政府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心”及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立“团市委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闯吧)”,搭建“找人、钱、地、经验、项目”等一系列服务的新平台,与校内孵化基地、校外孵化基地有机融合。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引擎,致力于探索构建中职、高职、本科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寻求新突破。
“崇实 求精 致良知”的校训,倡导广大师生“做人要实、做事要实,脚踏实地,以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积累,实现实业兴国的理想抱负,强实技、兴实业;做每件事情都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善思善行、寓创新于精益;摒弃浮躁,在实践中磨练明辨善恶是非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德能兼备。”“海纳百川 敬业乐群”的中德精神体现了学校发展与多方合作的广博及培养学生有容乃大的胸怀,表达了要将学生培养为“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在之事具责任心”和“具有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的愿望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