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2017年天津春季高考语文科目 考试大纲

2018年12月17日   浏览量:2984

天津市高职院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考试

语文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天津市高职院校春季考试招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市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通过春季考试招收中职毕业生实行“文化基础+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二、考试能力要求

   语文科目的考试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②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⑤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语文基本课文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④默写语文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乎、乃、其、且、所、为、以、于、则、者、之、何、也、与。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④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用应用文。

表达应用  D

基本要求: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工整,标点正确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分I、Ⅱ两卷。第I卷为单项选择题,占56分;第Ⅱ卷为多种类型题,占94分。

(三)试卷内容比例

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约占20

2.古代诗文阅读和名句名篇默写   约占20

3.现代文阅读               约占20

4.写作                  约占40

(四)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五、参考书目

天津市高职院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考试辅导丛书——《语文复习指南》,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六、典型题示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曲解(   粗犷(ɡuǎnɡ   威吓(     为人知(xiān

B.发难(nàn  声(fēi      水(    面面相觑(

C.干戈(ɡē   伤(zhōnɡ   默(jiān    集腋成裘(

D.莅临(    印(lào     度(cǔn    余勇可贾(ɡǔ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卫填海

B               目而视

C               以轻心

D.鞭               百战不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雅      浅薄      衣锦还乡      豁然开朗

B.睿智      剔除      礼上往来      防微杜渐

C.安逸      下野      残羹冷炙      卧薪尝胆

D.俨然      肤浅      惊弓之鸟      泰然自若

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都强迫自己的儿女,去学他们所不愿学的东西。

B.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这种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的独特的创造手法,也贯穿在各种艺术里面。

C.人们通过口述、手摸屏幕等方式,可以方便地告诉计算机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告诉做什么,不必再告诉怎么做,一下即可完成操作。

D.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

6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 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 金钱的多少③ 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 礼品的贵贱⑤ 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


A

:“

。”

B

C

D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了搞清事故原因,公安部门决定立案      

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借机哄抬物价,      暴利。

这篇文章对白衣战士抗击“甲流”场面的描写过于      

A.侦察       谋取       简要

B.侦查       谋取       简略

C.侦察       牟取       简要

D.侦查       牟取       简略

8.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          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A.如果      那么      无论      因为

.B.由于      因此      无论      如果

.C.如果      因此      只是      因为

.D.由于      那么      只是      如果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创作歌词还是谱曲,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即所谓异曲同工

B.邻里乡亲众口铄金地称赞他四十年如一日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的善行。

C.没有复杂的情节,没有枯燥的说教,言简意赅,是这篇小说的特点。

D.漆黑的夜里,它的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异常快捷。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职校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将学生培养成既有知识,又有技能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本市工商、公安等部门将分品种、分阶段对药品、保健食品、美容服务等重点商品广告进行专项整治,以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

C.天津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投资热土,滨海新区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D.位于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一主两副”主中心南站中央商务区,投资17亿元的渤海银行总部工程于1226奠基。

11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两句话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今天,我差点迟到。


今天,我差点没迟到。

 


  B. 

  这样的结局难道我愿意看到吗?


     这样的结局难道我不愿意看到吗?

 


  C. 

     我哪里不知道你的话是对的?


我不知道你的话对在哪里。

 


  D. 

   这样发展下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样发展下去,结果是不得而知的。

1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地记下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A.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因为他舍不得丢失,这是他自己的

B.这感触也许很普通,这境遇也许很平凡,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 

C.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这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 

D.这感触也许很普通,这境遇也许很平凡,然而他舍不得丢失,这是他自己的

1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但是,从一个人物的故事看来,《水浒》的结构是严密的,甚至也是有机的。

我们可以把若干主要人物的故事分别编为各自独立的短篇或中篇而无割裂之感。

在这一点上,足可以证明《水浒》当其尚为口头文学的时候,是同一母题而各自独立的许多故事。

从全书看来,《水浒》的结构不是有机的结构。

A-①-②-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15.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物业办本周入户收物业费,各户必须留人,否则,后果自负。

B.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参加80年校庆活动。

C.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D.多年不见的学生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1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嘎子竖起耳朵听。

灿烂的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你呢,你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

郭全海解下青骒马,翻身撵玉石眼去了。

A.比拟    夸张    设问    对偶

B.比拟    比喻    反问    借代

C.比喻    比喻    设问    借代

D.比喻    夸张    反问    对偶

17.下列句子中不含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C.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D.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18.下列篇名、体裁、作家、作品中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戏剧——曹禺——周冲

.B.《跨越百年的美丽》——散文——王蒙——居里夫人

.C.《药》——小说——鲁迅——夏瑜

.    D.《烛之武退秦师》——历史散文——左丘明——佚之狐

19.按课文原句填空(只选做三句)

1明月松间照,                   。(《山居秋暝》)

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在我的心头荡漾。(《再别康桥》)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劝学》)

4)师者,                           。(《师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厚遗之                              遗:赠送、送给

B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从:随从,这里是使动用法

C欲以观公子                            观:察看、观察

D今公子故过之                          故:因此

21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市人皆以嬴为小人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        ③与④相同

22下列句子的译文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

译:(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登上车,坐在左边的上位,并不谦让

B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译:公子起身,为前面的侯生祝寿

C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译:今天侯嬴为公子尽力已经足够了

D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译:所以故意使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街市里

2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生动地刻画了侯嬴富有智慧,不计较信陵君的态度,为信陵君而用心良苦的隐士形象。

B这段文字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C这段文字以侯嬴的“无礼、骄傲”映衬信陵君礼贤下士,突出了信陵君的人物性格。

D这段文字浓墨详写隐士侯嬴的言行并以信陵君对侯嬴的态度做陪衬,使侯嬴形象更加突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①【太乙】终南山。  ②【天都】指天帝所居之处。

2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诗中富有画意,既有近笔远墨,也有实写虚拟,尺素画轴,景致纷呈。

B.全诗八句皆寓景于声:淙淙的流水声,坎坎的伐木声,伴和着游人樵夫的问答声,分明就是一首交响乐。

C.这首诗浑朴自然,简洁淡雅,读来圆活通畅,音韵协和,令人心动神驰。

D.诗人善于 “以不全求全”,仅以40个字为偌大的终南山传神写照,可谓达到了“意余于象”的艺术境界。

25.首联描写远望中的终南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什么特点?

答: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2627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6.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          。全词感情奔放,笔力雄健,意境开阔,历来被誉为         词派的代表之作。

27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从滚滚东去的长江入笔,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展现了一个极为悠久而广阔的时空背景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绘赤壁的壮丽景色,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身上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抓住了水战火攻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的过程

 D.“人生如梦”一句,情绪消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只好随波逐流,醉情山水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1题。

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却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

“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

“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

“这是为的什么呢?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

如果把这段话看做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解释,那么,“横眉冷对千夫指”呢?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就战斗风格而言,又自有其作为一个成熟了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他的气度,他的精神力量,在面对任何问题的时候,仿佛都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而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鲁迅先生的后期杂文,几乎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他的谈话,也往往表现了同样的风格。

28.鲁迅先生在谈话中三次提到“猴子”和“虫豸”,对其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次含义都相同,都是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

B.三次都是指保守、落后、倒退、反动的人物。

C.第一、三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次指保守、落后、倒退、反动的人物。

D.第一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保守、落后、倒退、反动的人物。

29.对于鲁迅先生与作者谈话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摆脱了进化论的牵制,但并没有停止为社会进步而帮助青年的努力。

B.虽然鲁迅先生受进化论的牵制,但为社会进步而努力是不会停止的。

C.进化论虽然是错误的,但还有一定的社会作用。

D.鲁迅先生否定了进化论的观点,不再给人去补靴子。

30.对画线句子中“横眉冷对”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对敌人怀有强烈的憎恨。

B.在对敌斗争中,鲁迅先生总是横眉怒目,剑拔弩张,一味地斥责。

C.表现了鲁迅先生杰出的讽刺和幽默才能,突出了他在对敌斗争中“冷”的风格。

D.这是鲁迅先生决不妥协的对敌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思想立场的概括。

31.下列对鲁迅先生“战斗风格”特点的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气度和精神力量

B.讽刺具有力度,幽默富有智慧

C.深刻的观察和独抒新见、入木三分的批判

D.杂文和谈话都是讽刺文学的典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237题。

莫高窟(节选)

余秋雨

从哪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到这里,都非常遥远。在可以想像的将来,还只能是这样。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我来这里时刚过中秋,但朔风已是铺天盖地。一路上都见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在问路,他们不懂中文,只是一叠连声地喊着:“莫高!高!”声调圆润,如呼亲人。国内游客更是拥挤,傍晚闭馆时分,还有一批刚刚赶到的游客,在苦苦央求门卫,开方便之门。

我在莫高窟一连呆了好几天。第一天入暮,游客都已走完了,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试着想把白天观看的感受在心头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对着这堵山坡傻想,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不会是纯粹的遗迹,总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因此,我不能不在这暮色压顶的时刻,在山脚前来回徘徊,一点点地找回自己的感觉。晚风起了,夹着细沙,吹得脸颊发疼。沙漠的月亮,也特别清冷。山脚前有一泓泉流,汩汩有声。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故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这里流荡着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这时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敦煌的工匠们也随之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一种壮丽。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看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

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六十华里。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

3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

答:                                   

3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喜爱莫高窟是因为莫高窟“远藏”于深山之中,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

B.“鼻子冻得通红的外国人”由于不懂中文,无法欣赏莫高窟艺术。

C.“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是因为它不是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

D.作者感到“颇觉劳累”,是因为连日跋涉,对六十华里的路程感到疲惫。

34.作者分析莫高窟各个历史阶段的雕塑和绘画特点时,选择的着眼点是什么?

答:                                      

35.请根据文章的描述,指出作者是从哪四个方面概括唐代洞窟艺术创作特点的。

答:①                               

  ③                                                           

36.如何理解“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一句的含义?

答:                                  

                                    

37.下面一则征稿启事的格式和内容共有三处不当,请指出这三处并加以修改。

征稿启事

为了活跃同学们业余生活,校学生会决定组织“歌颂祖国60华诞”征文活动,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稿件文体不限,字数要求不超过1000字左右。请于本月25日以前将稿件投入学生会征稿箱。

此致

敬礼

200995

                                校学生会

                                                                     

                                                                    

                                                                    

38.下面一则通知的格式和内容都有不当之处,请指出其中三处并加以修改。

通 知

各中等职业学校:

现定于12月15日上午在市教委会议室召开学生安全工作会议,传达市委领导有关安全工作的指示,并听取各校汇报学生安全工作情况。学校有关同志必须到会。

此致

敬礼

 

2007年12月10日

                                   ××市教委××处(章)

                                                                    

                                                                    

                                                                     

39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兔年有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得抄袭或套作。

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40.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按照要求作文。

我的                 

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4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读书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患上了可怕的肺结核,从此郁郁寡欢,甚至不愿意踏出房门半步。一场大雨过后,父亲把儿子拉到窗前,指着天上的彩虹说:“瞧,天上的那道阳光是不是格外美丽?”儿子反驳道:“那不是阳光,是彩虹!”父亲微笑着答道:“这的确是阳光,只不过是雨后空中的雾把阳光折射了,从而产生了七彩的光芒。”儿子点了点头,父亲继续说道:“阳光的折射就像人生的挫折,受了挫折的阳光会变成美丽的彩虹,而有了挫折的人生就会更精彩!”孩子的心情开朗了,几个月后恢复了健康。他就是后来被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奇才”的白先勇。

请根据你阅读这则材料时所受到的启发,以“挫折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与话题有关的生活经历、见闻,也可以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看法、体会。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1:语文基本课文篇目

散文

灯下漫笔 (节选)                           

荷塘月色                                  朱自清

雅舍                                      梁实秋

幽径悲剧                                  季羡林

老王                                        

我与地坛                                  史铁生

跨越百年的美丽                              

西安这座城                                贾平凹

提醒幸福                                  毕淑敏

巴尔扎克葬词                                

议论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拿来主义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宗白华

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善良                                        

激情人生                                    

说明文

神奇的极光                                  

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李忠诚

小说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荷花淀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项链                                      莫泊桑

诗歌

《诗经》二首

  无衣

  采薇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唐诗四首

  山居秋暝                                  

  越中览古                                  

  登高                                      

  琵琶行                                  白居易

宋词二首

  一剪梅                                  李清照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词二首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新诗二首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致橡树                                    

戏剧

窦娥冤(节选)                            关汉卿

茶馆(节选)                                

文言文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劝学                                     《荀子》

过秦论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司马迁

陈情表                                      

师说                                        

阿房宫赋                                    

六国论                                      

 

2:常用应用文例文

条据

启事

通知

请示

书信(求职信及一般书信)


关闭

长按识别或扫一扫添加我为好友